您好,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!老站,搜索引擎当天收录,欢迎发信息
免费发信息
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> 台州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懂得那一年,我们一起毕业

2023/6/22 16:04:00发布46次查看
这是一个分手的季节, 这是一个留言的季节, 这是一个回忆的季节,这也是一个再也回不去的季节。在选择知免费论文查重 时一定不要选择低价甚至免费的知网查重入口,这类免费的知网查重入口是存在论文外泄的风险的。
人的一生中,需要多少次毕业?
小学毕业的记忆,是摘掉了胸前的红领巾;初中毕业的记忆,是暗自惜别了小小萌动的异性相吸;高中毕业的记忆,是疯狂撕碎了厚厚的高考习题;大学毕业的记忆,是在火车站一次又一次泪别了来自四面八方又回到四面八方的同学。
对很多人来说,还会有很多毕业:研究生、博士生、emba、培训班、进修班有些人还经常将一些特别经历的完结当做一次毕业:艰苦的奋斗、曲折的创业、火热的从军、刺骨的恋爱或者,深陷一次身不由己的社会运动。
无论如何,每一次毕业,都是一次人生的成长。
无论如何,每一次毕业,都是一次命运的流转。
无论如何,每一次毕业,都会留下一次刻骨铭心的记忆。
又是一年夏日,又到了毕业的季节。
正在毕业的,赶快呼唤同窗好友,写下离别的赠言。那也许是你能够听到的最纯净的真话。
已经毕业的,翻开发黄的留言簿,追忆曾经的如水韶华。那肯定是你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年代。
我们都曾经年轻,我们都曾经毕业,我们都曾经在青葱岁月里,写下过青春无悔。
至今,青春或不再,无悔却依然。
祖国需要矿,我们就上山去找。
同济大学天文大地测量系1960届毕业生松老先生毕业赠照后面的留言
松老先生这一代人,是唱着《毕业歌》告别校园的。这首由田汉作词、聂耳作曲的高亢之歌,创作于1934年,却一直影响了整整一个世纪的莘莘学子。
同学们,大家起来,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,明天是社会的栋梁。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,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!这样的旋律和歌词,松老先生至今耳熟能详。
所有的日子,所有的日子都来吧,让我编织你们,用青春的金线,和幸福的璎珞,编织你们。王蒙的这段《青春万岁》,是松老先生这一代人的内心写照。
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。这几乎是他们分手时异口同声的勉励和祝愿。
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,就是如此高亢、激昂。那时候,整个中国就像烧着一团火,而他们的心里也烧着一把火。
而今,他已年届八旬。谈及当年,依然火热:我们这代人,当时都是这个样子。
祖国需要这四个字,主导着他们毕业的脚步,也决定了他们今后的命运。被需要到好地方、好单位的人,可能成为了科学家、领导干部,而今功成名就;而被需要到艰苦地方的那些同学,有些则最终在艰苦中光荣退休。
但是,松老先生可以肯定,所有人都会是无悔的。因为,当年的选择是真诚的,未来的岁月是身不由己的。虽然,如果把这样的毕业留言拿给今天的年轻人看,他不知道得到的会是尊敬还是嘲笑;虽然,他知道在今天的学生毕业留言中,可能不太容易再找到这样的誓言。但是,岁月已经把他们这一代人装订成了一本书,而书的开头,就应该这样,也必须这样,才是他们真实的自己。
青春,是人生旅途的第一个启程点。自己未来的道路,究竟是康庄大道,还是羊肠小路,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于刚刚要迈开的这一步。
摘自河北南皮中学1964届毕业生王俊慧的毕业留言本,留言者当时忘记写下自己的姓名。
一个小小的本子,一直珍藏了整整50年,不仅保存完整,而且随手就可以找到,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而翻开毕业照和毕业留言本,对每一位同学都能不加思索地叫上名字,并且讲出他们在学校时的音容笑貌、出身和趣事,对一位古稀老人来说,已经接近奇迹了。
在对每一个同学的讲述中,老人都不忘要说上一句:这个人考上大学了这个人没考上。
她就是没考上中的一个。但在考上的同学中,有一个男生后来成了她的丈夫。
这一点很重要。因为在后来的日子里,考上的人成为了一个群体,没考上的成为了另一个群体,两个群体几乎不相往来。
更准确地说,这是两个阶层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阶层。
当时要想从农村走出去,只有两条路:上大学和当兵。实际上,所有现在有头有脸的人,除了当兵当出了一位将军之外,其他清一色全是当年考上大学的。没考上大学的,只能回家务农种地,没有别的选择。
近些年,他们老两口几次应邀回家乡参加同学会,发现每一次聚会都是那些人。为什么不能多找一些人来呢?明知道很多人就在老家,一辈子都没离开过。都这么大岁数了,四五十年没见了,确实非常想念。
组织者告诉记者,不是没邀请,而是每一次都千方百计地邀请,但人家就是不愿来。原因就在于,已经分隔成了两个阶层,不管你心里是怎么想的。
究竟是康庄大道,还是羊肠小路,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于刚刚要迈开的这一步。老人念叨着这句未署名的留言,怅然若失地点着头。
就在留言的那一刻,康庄大道和羊肠小路已经泾渭分明。
或许直到50年后他们才明白,就在那一刻,他们能够得到的,已经得到了,是一切;他们注定失去的,已经失去了,是永远。
这是中国一代人的得到和失去。
我们没有毕业留言。顾不上,也没心情。
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1978届北京大学地质系工农兵学员毕业生说
找到他们很难,得到的回应也大都如此令人失望。
这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群体,说他们是一代人似乎不太准确。他们的身前和身后,是两个世界。而他们自己,正站在两个世界中间的门框里,窄窄的存身处,尴尬的继往开来。
那时的大学新生直接从工人、农民和士兵中推荐产生,不用通过高考。报名者必须具备三年以上的工农兵资格,名额实行分配制。由于在劳动中荒废了学业,以及新生的水平参差不齐,一些教授曾抱怨,不少工农兵大学生的水平还不如文革前的中学生。有人评论说,工农兵学员是世界教育史的一大笑柄。
这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北京大学地质系的工农兵学员,是1974年入学,曾经根正苗红,风光一时。但随着拨乱反正,1977年全面恢复了高考。在1977级那些凭借真才实学中榜的大学生面前,他们这批工农兵学员相形见绌,自惭形秽。到1978年毕业时,他们个个灰头土脸,哪还顾得上什么毕业留言。
从1966年文革开始,到1977年恢复高考,整整十年的高考空档中,是他们的大学年华。而他们的毕业,意味着迷失。
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境遇,记者特别采访了几位北大中文系1982和1983级的大学生,他们当年在校期间,都曾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工农兵学员身份的授课老师。对这样的资历,开始时学生们确实有些不屑,但慢慢地,这些工农兵学员老师们的学识、人品和敬业折服了大家。这些留校任教的工农兵学员,无一不是经过回炉和不断深造才得以胜任教书育人大任的,如今已多是拥有博士生 导师、教研室主任等头衔的学科带头人。然而,提及工农兵学员这段学历,他们的态度是:不堪回首。
时代不该忘记他们。因为他们的毕业周期,比任何一届学生都要长。别人毕业的,是学历;他们毕业的,是人生。
在这个群体中,有一个人叫习近平。
前面的路还长着哪。红帆船会来的,启明星会升起来的。
摘自四川医学院卫生系1982届毕业生陈希宁给同学张晓蓉的毕业留言
1977年,17岁的张晓蓉高中毕业,正打算好好放松一下。爱听收音机的父亲从广播里获悉一条重大新闻国家要恢复高考了。于是,他马上 通知女儿:抓紧时间复习备考。
那一年的高考是在12月份。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。恢复高考的消息在当年的10月21日见报,离开考日期只有一个多月,因此也是史上最为仓促的一次备考。据记载,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高达570万人,录取人数为27297万人。他们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,被称作 幸运的77级。
张晓蓉一边翻着她的毕业留言薄,一边对记者如数家珍地指点着她的同学和她的校园,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她的故事。
张晓蓉是幸运者中最幸运的人,高中刚刚毕业,所有的功课都还没落下。她是全班同学中年龄最小的。那一年,幸运地走进大学校园的多是历经磨难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,年龄最大的比张晓蓉年长十五六岁,入学时孩子都上小学了。
他们是饱经沧桑的一代。少年时期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,青春时代被十年浩劫蹉跎了岁月,在广阔农村艰苦地熬着。而恢复高考如同他们的救命稻草。
94版《三国演义》的编剧李一波也是这一代人。1978年的夏天,他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。走进干净整洁的宿舍,他禁不住纵情呐喊:哥们受苦受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啦!闻者无不为之动容。
1969年8月,年仅16岁,的李一波,初中一毕业便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,开过拖拉机,当过机枪手,伐过木,修过战备公路。后来又转战到河南插队,之后进工厂当了工人。出身不好的他,在那个唯出身论的年代里倍受歧视。
1978年是全国艺术院校恢复高考的第一年。当时北京考区有3000多人报考,只录取20来人,真正的百里挑一。我们班上绝大多数同学都是出身不好的黑五类,挣扎在社会最底层。所以我们都酷爱读书,不能忍受精神世界的贫瘠。
我出身不如你们,但学问一定要比你们大。他笑着说。
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评论:不会再有哪一届学生像77、78级那样,年龄跨度极大,而且普遍具有底层生存经历;不会再有哪一届学生像77、78 级那样,亲眼看到天翻地覆的社会转变,并痛入骨髓地反思过那些曾经深信不疑的所谓神圣教条;不会再有哪一届学生像77、78级那样,以近乎自虐的方式来读书学习。这就注定了77、78级必将人才辈出。
1977级的27万大学学生中,有一位叫李克强。
1982年,张晓蓉毕业时,班上最瘦弱、最老实的一位女同学,因不满把她分配到四川最偏远、最贫困的山区工作,竟然天天到系办公室静坐。 一个半月之后,她终于如愿以偿地有了一个满意的分配。
他们这一代人,真的苦怕了。
医海茫茫无边际,我与老弟共学医。如今弟要进京城,兄却不知去哪里?愿弟早日拿博士,愿弟不忘兄情义。但愿这天能到来,你我能 够重相聚。
昌潍医学院1987届毕业生刘建军给冯新恒的毕业留言
留京、入沪,类似这样的关键词几乎可以代表1980年代末到整个1990年代大学毕业生的主旋律。
1962至1972年这十年出生的人,躲过了三年自然灾害,避开了计划生育,错开了上山下乡。他们上大学时是公费的,大学毕业时是包分配的,在精神境界上尚有理想。
当然,对他们来说,最实际的理想还是留在大城市。尤其对于那些来自偏僻小山村的人来说,这几乎就是上大学的根本目的。打死也要留北京,要饭也不回县城。那时候的很多人都咬着牙发出过类似的誓言。
留在大城市的渠道,那时候大致这么几条:学校分配指标、自己托关系找到指标单位、自己上指标单位硬磕死啃、留校。对于女生来说,还要加上一条:嫁个好男人。
于是有了勾心斗角,有了明争暗斗,有了反目成仇,有了单位领导到校园里选拔儿媳妇,有了名牌大学中文系高材生到工厂里当焊工。
转眼间,毕业已逾20载,这些人大都人到中年。翻开毕业留言册,他们充满了感情,至今说起在火车站泪别的情景,眼圈依然泛红。他们的同学聚会相对较多,大家尽管在财富和地位上都已出现了差异,有的还很大,但因此而产生的隔阂已没有前辈们那么显性。聚会时大多只叙同窗谊,不理现实景。
他们聚会时经常用来开玩笑的,是如今的老花眼和白头发。
在记者对各个年代毕业生的采访中,这个时期的毕业生,总体而言,同学感情最深,相互之间的联系也最紧密。
从没想象过的路,走过去是另一番风景。祝明天的你海阔天空。
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996届毕业生张景春给同学赵凤的毕业留言
有两首名为《海阔天空》的歌曲,都很著名,一首是beyond的,一首是信的。这两首歌在1990年代末直到现在的大学毕业联欢会上,几乎都会被唱起,几乎都会把现场情绪烘托到一个高潮。
走从未走过的路,尝试想象中的生活。这是他们毕业时兴奋的心迹。
前辈们毕业时的困扰和需求在他们身上依然存在,但他们的眼光毕竟已经超越了城市,甚至超越了国门。
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中教师刘江波已经带过几届高三毕业班了,至今珍藏着学生们的毕业留言册。学生们大学毕业后还会集体组织返校,回来看望一下老师。他说。
他是教政治的。这门课对现在学生们来说,可能是最不好教的。当然,如今的教材变动也很大,要适应现在的形势。学生们高中毕业就有出国深造的,大学毕业后出国的就更多了。
郭澄澄是2013年入学的中国人民大学中文学院本科生,刚入学就已经详细了解了将来考取台湾大学研究生的规程,并且按照这些规程制定了大学四年的计划。她从小就喜爱中文,手机、电脑以及日常练习写作都是繁体字。高考时她坚决抵制了家长让她出国就学的企图。她的个人计划是:本科在北京,研究生去台湾,然后到欧美游学。
对他们这代人来说,世界就是世界。
一个有趣的现象是,这些80后、90后的毕业生们,小学和初中还有毕业留言册,而到了高中和大学,几乎就没有了。因为,他们有人人,有qq,有微信朋友圈,到处可以很方便地说话聊天、贴图看图。
现在沟通太方便了,大家随时都能联系得到,所以都不怎么时兴写留言册了。北京印刷学院2005届毕业生吴丽娟说,这年月,很少会彻底失联。
在北京理工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等很多高校,我们都看到了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毕业纪念视频和微电影,有的水平相当高,甚至有专业大牌 剪辑师的协助。
记者采访了一位今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:距离毕业还有一个多月,你们都在忙什么呢?
这位学生回答说:我们很忙。忙着找工作,忙着和即将各奔东西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分手,忙着组织各种毕业旅行。还有些更务实的,忙着做生意,在校园里挣最后一笔钱。
怀念是要等到岁月积累之后,处在当下的年轻,是不会毕业的青春。
台州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VIP推荐

免费发布信息,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-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-2
企业名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