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上这位中年人名叫高春明,今年47岁,是山西省稷山县人,高师傅在家里开了一个做“京班鼓”的作坊,年销售3000多个,销售额达60多万元,目前市场还是供不应求,一年四季天天在家中带着家人和本村3个农民赶制“京班鼓”,今天我们听看看他和这个少见的“京班鼓”的故事。
高师傅说自家的“京班鼓”制作技术是家传,听爷爷说是祖上传下来的,据他现在了解全国只有上海和杭州有两个企业制作,改革开放前他家的老手艺一度停止制造,1992年自己从运城艺术学校毕业后回到家里,开始跟上父亲学做“京班鼓”一路走来有喜有忧。
高师傅说“京班鼓”在我国的各大戏剧剧种中都有广泛使用,晋南的蒲剧把它叫做“板鼓”,从它的用处觉得市场不太大,但是这几年却是供不应求,自己一年四季不出家门,坐在家里做的全是上门生意,非常好。销售好有一下几个原因;
1,是从2008年开始全国各地戏曲文化团体的演出增多,乐器行业也有了市场。2,是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民族文化的投资,政府采购乐器无偿配发给基层群众。3,现在青少年学音乐的增多,也增加了市场销售。4,自家的“京班鼓”是纯手工制造,质量好,很受专业音乐人的喜欢。5,在我国北方地区自己是独家买卖。
高师傅说2000年到2007年他的“京班鼓”市场销售遭遇了销售困难,曾经养活不了家庭,就关了门,靠着种地和外出打工为生,2008年文化市场复苏他才又重操旧业开始了“京班鼓”的再次创业。
现在一年下来全家人都在忙着制造“京班鼓”,由于市场供不应求,手工制造难以大批量生产,全家人没有休息日,甚至每年都要忙到除夕夜才能停下来,就是这样一年最多才能加工3000个左右。目前一个“京班鼓”的销售价是200元。
“京班鼓”得加工制造技术要求非常严格,特别是压力的控制,掌握不好就会出问题,牛皮就会破裂。图为高师傅拿出一个破裂的“京班鼓”让摄影师看。
高师傅说“京班鼓”制作的木头都是选择农村山里的硬杂木一类,鼓皮是南方的水牛皮,材料要求也是很严格的,购置回来还要加工筛选。图为高师傅再看姐姐在车床上加工。
目前高师傅的‘京班鼓’制作手艺核心技术还是自己掌握,他说正在考虑如何能够扩大生产规模,下一步计划带领本村更多的村民加入到“京班鼓”的制造中来,让更多的从“京班鼓”制造中收益。
虽然“京班鼓”制作收益不是很大,但是高师傅说这是祖宗的老手艺,不能丢了它,只要有戏曲它就离不开“京班鼓”,所以我要坚持做下去,把这个老手艺传承好。【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请点击右上角关注】